欢迎来到武汉亚心总医院!

抗疫防疫

 首页 > 抗疫纪实 > 抗疫防疫

2020武汉按下暂停键

作者:亚总    发布时间:2022-07-28 14:38:56

——谢俊明在汉抗疫的76天

2020年,1月23日10时至4月8日0时,76天。


这特殊的76天,武汉,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惊心动魄的灾难和战斗。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这次,在凶险的病毒对全人类发起无差别攻击时,武汉,站在了被攻击的前排。900万人民将自己“封锁”在这座城里,只为取得一场战疫的胜利。这是几乎没有先例之举,需拿出巨大的政治勇气的76天。而我,也与武汉—— 我的第二故乡,共同度过了我们永生难忘的76天。


2020年1月23日,当我站在太子湖畔,看着医院的霓虹灯闪烁,我回想起几天前,返回香港的画面:万家灯火通明、街上张灯结彩、路上满是大包小裹行色匆匆赶着团圆的行人,那是年的色彩!而此时,一切的声音都消失了,武汉静得可怕;似乎一切的颜色也都暗淡下来,武汉变成了黑、白两色。2020武汉按下了暂停键……


逆行:我一定要回来


“谢总,发热门诊留观室已经超负荷了,病人还在不断增多……。”这是1月6日,发热门诊的情形。


当时,发热患者大量增加,及时改造发热门诊迫在眉睫,随后我们将原来的1个留观室,扩展到3个留观室,门急诊医生也在不断增加。结合12月31日华南海鲜市场首个不明肺炎病例的出现,加上看诊发热病人越来越多,亚心总医院、亚洲心脏病医院已经全面警觉。首批采购了红外线智能体温检测一体机,并责令在院所有人员务必佩戴口罩和随手携带医院配发的手消用品。此时,或许还有很多员工不能理解,觉得是“小题大做”,但是现在回头来看,我们当时的做法十分必要。


1月20日,我从武汉回到香港。那时的香港,灯火通明、张灯结彩,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行色匆匆的人群,到处都充满着“年味”。两天后,正在家中陪伴亲人的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新冠疫情形势不容乐观,听说武汉马上封城!”这时的我,再也坐不住了,来不及考虑太多,当时,我的心里只有一个强烈的声音,在反复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回来!我要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去!


此时,香港飞往武汉的航班已经暂停,高铁过武汉也不停靠。最快返回武汉的办法就是从香港坐高铁到深圳,再转车到岳阳,然后再从岳阳开车,赶在封城的前一刻,回到武汉。


到了入汉高速路口,执勤民警提醒我,“进城了就不能出来了,您再好好想想!”我坚定的说,“我一定不出来了,直到疫情结束!”此话一出,是一份承诺、更是一份内心的坚定。


回到武汉的第一时间,我立马赶赴集团旗下在汉两家医院的一线,了解疫情情况。我还清楚地记得,那天晚上下着蒙蒙细雨,天色昏暗,周围一片漆黑,只有“武汉亚心总医院”几个字在黑暗中一直闪闪烁亮,当时,我的内心有一种强烈的力量在撞击:来武汉30多年了,我一度亲眼见证这座城市的繁华和发展,却从未见到她这般模样,熟悉又陌生,安静得让人心痛。


到达亚心总医院时,已是深夜11点多,这时医院的发热门诊,灯火通明,有两百多人正在里面等着看病,有的歪坐在墙角、有的被家人搀扶,有的弓着背咳嗽不止、有的无力呻吟……患者们焦虑又绝望的眼神,深深地刺痛着我的心……然后,我又来到汉口的亚心医院,发热门诊同样堆满了人,不同的发热门诊,同样的病人,同样的眼神……那时我就感觉,情况远比我想象的严重,回来是对的。


       这天清晨,手机接收到一条视频消息,一个小姑娘,手中拿着行李箱,站在高速收费站口,瑟瑟发抖,被路过的媒体人拍到,问她还在这里干嘛?她说:“我是一名护士,我的同事们都在12小时制的日夜坚守岗位!我必须回去和他们在一起,不然他们太累了!”她是亚心总医院的一位90后小护士;我们的一位骨科医生,好不容易过年回家,与将近半年没有见面的爱人和孩子,正在一起其乐融融地看春节联欢晚会,得知武汉即将“封城”的消息,也不顾一切艰难险阻,冒着风雨驱车8小时逆行回到武汉;我们的一位神经内科医生,支援发热门诊,在与家里两岁的多的儿子视频时,泪流满面,同事说,他从儿子出生起,就没有给儿子过过一个生日,因为疫情,他在自己母亲忌日的时候,也没有办法去为她扫墓;我们呼吸内科的一名医生,得知自己爷爷去世的消息,也因为在疫情一线,无法送自己的爷爷最后一程……此时还有很多武汉的医护人员,不管身在何地,都在赶往武汉,都坚定的要求返回工作岗位。太多太多舍小家、保大家的故事,在我们身边上演……


荆楚为战地,白衣作战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这个特殊的时刻,没有燃起节日的烟火,却点燃战“疫”的烈焰。一名名医护人员挺身而出,一个个战斗堡垒巍然挺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医务人员,用专业、责任与坚定,默默传递着力量。



鏖战:每一个阵地,都要牢牢守住


在疫情早期,有些同事因为防护不到位,不幸感染而后居家隔离,考虑到他们既不能出门又买不到药品,如何能帮助他们?让他们能早日康复,于是,我决定“送药到家”。由医院准备好所需的药品,再安排司机将所需药品一一送到每个患病员工的家里。


当时,一个武汉女孩的日记在网上流传开来,自己的父母因为感染新冠抢救无效失去生命,疫情让她在短短的几天内变成了孤儿……每天一闭上眼睛,我的脑海里全是这些画面,它们就像一把把匕首,深深地刺痛着我,让我喘不过气来。


一天,我接到了二十多年的老朋友、同事、影像科主任的电话:“谢总,我们科室有员工确诊了,作为密接者,我也发现自己有不适症状,做了CT与核酸检测,确诊‘中招’了,我可能需要申请回家隔离了……”当时,很多人给我打电话,有的是爸爸病了,有的是妈妈病了,有的是妻子病了,有的是孩子病了……他们都在问我,可不可以在你们医院住院?能不能想办法帮我加张病房?我的家人真的等不了了……每当听到这些绝望的求助,我的眼泪就开始止不住的往下掉。有需要的患者太多太多,而我能做的,实在是太有限太有限。


一场灾难,让生命的逝去猝不及防,多少人游走在崩溃的边缘……

心痛、绝望、无力……这段时间,各种负面的情绪穿插在我的内心,我看着周边的疫情数字在不断上升,看到“火神山”、“雷神山”分别在6天和10天建成,看到了无数医护人员、基层工作者,又或者是志愿者们,在疫情战争打响的那一刻,他们就奔赴各地战场,为同一个理想,共赴一场约定,我知道疫情这个看不见的敌人,已经发起了全面的进攻。武汉市大量医务人员中招,更多不幸的消息纷纷传来。患者人数激增,定点医院的住院病房严重不足。我们不禁自问,我们是否可以做点什么?……于是,我又从这种悲恸的情绪中抽离,再次满腔热血迎接挑战。


2月3日,军队抽组1400名医护人员承担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2月4日,中央明确再增加2000名医护人员支援湖北;


2月9日,亚心总医院451张病床全数投入到武汉市救治新冠肺炎的诊疗工作中。虽然我和我的战友们早已做好了准备,但此时,我们可能还面对了很多新冠定点医院的其他同仁们未曾面对过的情况。我们不仅拿出了医院、设备,甚至我们没有被接管也没有援鄂医疗团队的支援。我们自己的两千余名医务人员全部扑在战场上。当晚的筹备大会上,大家心里都在打着鼓,我们第一时间在亚心总医院成立了疫情指挥小组和救治专家组,我和院长、医院临床专家等全程指挥;呼吸、重症、急救等专业团队则组成重症、危重患者救治小组,除此之外,医院还紧急制定《关于成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急救插管小组和ECMO抢救小组的实施方案》《轻症新冠肺炎患者转运流程》,实施血浆输注、体外膜肺氧合、连续肾脏替代疗法等前沿治疗,提升救治效率。与此同时,我们需要在短时间内就达到了收治传染病患者的“三区两通道”(三区是清洁区、污染区和缓冲区,两通道是医护人员通道和患者通道)的标准。那阵子,我几乎整晚整晚的失眠,眼睛一闭上,全是疫情、病房、我的战友们。然而, 此时得益于政府对我们的信任与支持,也是我对我们这支团队的深深了解,我知道我们这里有最有韧性的团队——短时间内,全院上下清患者、改病房、严防护、重消毒……加班加点赶工,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收治患者的准备工作。2月9日、10日,共完成了451位患者收治工作。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坚守在每个岗位的医务人员都是在用自己的生命,组成一道白墙,尽可能快速的,将病毒从这座城市剥离出来!


接下来问题又来了,患者加上医务人员的吃住,怎么解决?交通问题怎么解决?为了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集团配合政府把旗下的亚洲大酒店全部房间提供给亚心总医院和亚洲心脏病医院员工住宿,并乘坐政府安排的公交车上下班。酒店总经理亲自带着管理团队,于医院后厨到岗,并现场督导,餐厅经理带领她的伙伴们在食材匮乏的情况下,绞尽脑汁变着花样烹饪出可口的饭菜,以保障医护人员及病人的体力和营养,高峰期平均每天备餐约2000份。除了保障好一日三餐饮食,餐厅还要承接大量的物资搬运、收发和登记工作。他们都是跟着我打拼多年的同事,却是这几十年交往中,最难忘的相见。


有时候我在病区,重症的病人会突然问一句:“您说我们治不治得好?”还有病人跟我说:“我好想活下来!”再简单不过的一句话,却让我的内心非常沉重——至少目前为止,对抗新冠肺炎还没有特别好的办法;有的员工也说自己快坚持不下去了,患者强烈的求生欲和员工的压力,将所有生的希望都寄托在我们身上,又让我有种泰山压顶,必有铁肩万钧的感觉,当时的我,心中有种深深的无力感,不知道这种绝望什么时候是个头。我每天都会鼓励同事,“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坚持就是胜利,一起加油!”也让他们把正能量带给住院患者。当然,这话也是我在对自己说,再坚持一下,疫情马上就会过去了!


医疗开展分区管理,行政后勤做好临床服务。在重症病房里,我们遇见了一直心心念念自己老伴儿的李先生(化名),他和老伴是三十几年的夫妻,年底,夫妻二人参加了兄弟姐妹的聚会,没想到这场聚会,竟让他妻子的2个兄弟、1个姐姐都严重感染,离开人世。不久后,李先生和老伴也有了发热迹象,到我们医院隔离治疗。据他讲述,李先生的老伴严重些,被送到重症监护室,从此以后,他就没有见过自己老伴了。最开始还在用手机联络,可随后,微信消息再都没有回复。但他依然每天给老伴发消息!直到他康复出院前,他才流着泪说:“我还没来得及和她道别……”这样的故事,在这期间每天都在发生,突然离开来不及道别的亲人;看着家人痛苦,自己却无力帮助的无奈。在此期间,我院也有医护“中招”住进了亚心总医院。让我惊讶的是,他们在病房里并没有消沉下去,而是带着比较轻的患者朋友们,做起了康复操。建立微信群,发群消息相互问候,分享自己的康复心得。甚至还保持着线上办公,跟我申请,康复后要第一时间回到一线抗击疫情。这些故事,竟成为如此艰难时期,我心中最大的暖流。如果说2020武汉按下暂停键,那么一定有这么一群不服输的人,正用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努力的拨动着时代的齿轮。


信念:我们的身后是祖国


调动各方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这一优势体现得更加明显。疫情发生以来,社会各界按照中共中央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联动出击、紧急行动、全力奋战,形成大动员、大集结、大作战的生动局面,真正做到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国难当头,人人可战。疫情发生后,大批港商纷纷打电话给我,非常关注疫情形势。在得知疫情严重、前线防护物资严重不足的情况后,自发行动捐款捐物,还主动通过各种渠道联系、捐赠防控物资,支援湖北和武汉抗击疫情。香港湖北社团总会,作为在港湖北人的家,也彰显出了家的担当——总会动员乡亲会员和社会各界捐款捐物,数以千计的爱心人士积极响应、倾力相助,捐款金额从100万元到3000万元不等,累计捐款捐物达1亿余元。总会妇女委员会、青年会、读书会等专委会,香港襄阳联谊会、宜昌联谊会、荆州联谊会、黄冈联谊会等属会,也纷纷响应,捐款捐物……除此之外,总会作为鄂港融通两地沟通桥梁,还积极配合香港特区政府和省政府港澳办,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为疫情初期访港湖北旅客和滞留在湖北的香港人提供支持;协助滞鄂港人乘坐政府包机回港,并安排他们回港后的慰问、离开隔离营的车辆、赠送福袋等细致周到的工作。精心准备10000份抗疫礼盒,随香港特区政府包机送到武汉,慰问奋战一线的医护人员……这些都让我十分感动,也让我明白,我永远都不会是一个人在战斗!


危难时期见真情,这群在汉创业多年的港商,深爱着这片土地,深爱着祖国和人民。这份爱,囊括了他们的每一份奉献、每一份付出,亦或是心系祖国、心系武汉的热切之心。作为首批到湖北投资的港商,这次疫情也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我和大家,永远都是一家人!


同时,这场疫情也让2000余香港同胞隔离在汉,政府也十分关注他们的安全。2月7号晚上,我突然接到省港澳办及香港特区政府驻武汉经贸办的求助,在汉香港同胞李先生全家都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因特殊时期一床难求,李先生的父亲只能先自行在家隔离,一边居家隔离一边等待床位,怎料在等待的过程中,父亲的病情逐渐加重,已经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如果再不住院,后果不堪设想!随后,父子俩顺利的住进已成为定点医院的亚心总医院。通过规范就诊,父子俩顺利出院。后期我是在媒体采访中再次看到李家父子,他们说:“这里有救我们一家人性命的医院,这里有救命的恩人!”这或许就是对祖国的信任和感恩,我想这也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滞留在汉的每位香港同胞的心情。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这个特殊时期,全国各地百姓自发组织捐赠,有从北京运过来的羊奶粉,成为医务人员餐后小饮;有从山东运来的大葱,给餐厅饭菜加了调味剂;有从四川运来的成吨的大头菜,也被食堂餐厅同事,巧做成为一种美食。90后的志愿者每天来医院自愿接受医护上下班、搬运物资,大家冒着病地风险险,不计回报的努力尽自己一份力量,只为共同一个目标——早日战胜疫情。我们感受着来自全国各地百姓的关切和祝福。


新冠肺炎,这个百年来全球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对各国都是一场大考。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评价说:面对未为人知的新型病毒,中国采取了恢弘、灵活、积极的防控措施,向世界展现了惊人的能力。中国速度、中国效率、中国决心的背后,是气象磅礴的人民力量、刚毅坚韧的民族精神。“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


2月11日,这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调研指导新冠救治工作,当她来到亚心总医院时候,她握着我的手,对我说:“在国家危难时刻,你愿意站出来,带着团队冲锋陷阵,香港同胞与武汉人民携手同心,共战疫情,充分彰显了我国人民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是的,我们的身后是祖国,这就是中国力量!


团结:这是我们所见证的“中国力量”


2月14日应勇书记提出,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2月15日,我们接到指令,由亚心总医院、亚洲心脏病医院共同接管沌口方舱医院——这是武汉市的第十所方舱医院。要让更多需要隔离、需要救治的新冠患者,有去处、有保障。搭建方舱的那天,天气非常恶劣,外面下起了雨夹雪,但是筹建的人们并没有因此退缩,每一个人都斗志盎然,相互之间传递着温暖,大家争分夺秒,风雪无阻,只为在最短的时间内建成这座“生命之舱”。一夜之间,一座闲置仓库,转瞬变成了设备齐全符合方舱规范的沌口方舱医院。这是武汉市第一个利用暂时闲置的工业厂房建设的方舱医院,建设面积约6100余平方米。2月17日,开始收治患者,接连收治新冠患者990人。让我们倍感欣慰的是,来自全国的六个医疗团队,共计600余人,全面加入沌口方舱的诊疗之中。我们来负责这所医院的管理统筹。此时的难度在哪里?那就是这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他们有自己的行业地位,有不同的诊疗意见,怎么做到统一?再加上这近千位的新冠患者,怎样做到有序管理呢?这些摆在眼前的困难,让我们几个领导班子,不由得感到担心。然而现实的情况,却并不是我们所想。服从管理,听命做事,是援鄂医疗队员的工作态度;站在患者角度献计献策,是援鄂医疗队员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援鄂医疗团队,他们有的说东北话、有的说陕西话,还有的说天津话、重庆话,可归根结底,大家说得都是中国话!


和其他方舱一样,在这所方舱医院,患者中的党员首先站了出来,组成了各个党支部小组,虽然生着病,可他们依然做着带头作用。带头配合治疗,照顾小组中的病重患者;东北的医生护士,爱唱爱跳,每次走进方舱,都要带着大家载歌载舞;天津的医生爱说相声,用好笑的口气说着严肃的诊疗方案,也多了几分欢声笑语。这天,我在方舱开管理会,就在监控里,看着方舱里的医护人员带着患友们,唱着刘若英的《后来》,这是我听过得最动听的歌曲。这也让在场的所有人感动,给大家希望。


针对疫情初期床位紧张的局面,将野战医院方舱创造性地用于和平时期的大规模救援行动。武汉共建方舱32家,启用16家,床位32868张,收治患者12000人,治愈出院8000余人、转院3500余人,实现了从人等床到床等人的根本逆转。至3月8日,346支国家医疗队、4.26万名医务人员和965名公共卫生人员驰援湖北、武汉,全国人民把“最硬的鳞”都给了湖北和武汉。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重大的历史进步都是在一些重大的灾难之后,中华民族就是这样在艰难困苦中历练、成长起来的。”

疫情在对它知之甚少的时候,最为可怕,但是,随着对疾病认识的逐渐深入,让我们看到了势必要攻克难关的信心;随着中央政府的强力干预,我们也看到了要打赢这场胜仗的决心。

参与疫情防治、救灾助难,是为医者的天职、也是本分,这些与公立与非公立所有制没有任何关系。危机面前,中国医疗不分公与私!

 


曙光:春暖花开会有时


城市很大,人们很小,但都散发着独特光芒。

冬天从这里夺去的,春天会交还给你。而我们的故事,将会永远留在这个春天。

平安,是这个春天最大的祈祷。


“3月1日下午,湖北武汉硚口武体方舱医院34名患者痊愈出院。他们将被转运到隔离点,进行14天隔离后再回家。这是硚口武体方舱最后一批出院的患者。其他76名患者将进行转诊处理,转诊完毕后,硚口武体方舱医院将进行‘休舱’处理……”这是我在广播电台中,听到的好消息。与此同时,武汉亚心总医院有位96岁的高龄患者康复出院。多位百岁老人,康复状况较好;一批又一批患者接连康复出院……


听到这一个个好消息,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这不同于我在青年时期赚到第一桶金的喜悦;不同于我刚涉足医疗行业之时,有救人之力时的使命;这是一种深入内心的甘甜!


3月8日休舱,亚心总医院和亚洲心脏病医院托管的沌口方舱收新冠肺炎患者近1000人,按照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治愈人员零回头的目标圆满完成任务。看着康复患者走出病房,他们是孩子、是父母、是兄弟、是夫妻……当他们回过头望向送行的医护人员之时,无一不是泪流满面。我想这份眼泪是感恩的眼泪,是庆幸的眼泪,我想更有劫后重生,新生的喜悦之泪。如果一定说这次的疫情到底给带给了我们什么?我想除了灾难的痛苦以外,还带给我们每一个疫情中的人们,小到更注意个人卫生,大到更懂得珍爱生命!


3月10日,武昌方舱医院休舱,至此武汉市所有方舱医院均已休舱。休舱意味着,从全国各地援鄂的医护人员将要返程回家了。休舱当日,很多医护人员抱头痛哭。他们从全国各地而来,留下承诺要做一年家务的老公,留下不知所措的孩子,留下担惊受怕的父母,义无反顾的援鄂抗疫。此时,他们光荣的完成使命,这是国家给的使命,是人民给的使命。“感谢你为武汉拼过命”!作为武汉的医务人员,我时时被他们所感动。


在这次“战役”中,我真切地体会到我国强大的动员能力、组织能力和整合能力,也正因如此,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才能逐步向好发展,疫情防控的“中国方案”得到全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在这样一场足以载入人类史册的战疫中,我为亚心医院、亚心总医院没有缺席、为全体医护没有退缩,感到万分荣幸。


3月20日,武汉亚心总医院接到指令,腾退最后一位新冠患者,全面恢复正常门急诊及住院。上下一心共接诊发热患者8000余人次,收治新冠肺炎患者821人,并均已治愈出院。


现在再度回想,这一眼难尽的76天,上演的不同“剧目”仿佛就在眼前。举目回望,那一个个奔忙而坚定的身影,那一张张疲惫却坚毅的面孔,是强大信念意志汇聚成一往无前的钢铁洪流,是无数血肉之躯筑起抵御疫情新的长城。我们的员工中有一对夫妻,都是医生,男的在儿科,女的在妇产科,疫情期间两个人的病房在同一楼层,可他们一个多月没见一面;还有一位感染科护士长,疫情期间公公因为癌症去世,她感染了新冠肺炎,却闲不下来,一边教医务人员加强防护,一边排班;在方放舱医院简陋的工作环境下工作的放射科医务人员,协调安装调试CT设备,手动登记、手动记录、手动刻碟留存,经常加班至凌晨;核酸检测小组经常熬夜到三四点才能完成前一天所有标本的检测,最多的一天要做近300个……一桩桩一件件事迹,每一个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我可能无法说出每位医务人员的名字,但我知道有一群可敬可爱的战友一直与我一同作战。


恐惧、茫然、坚韧、温馨、感动、自豪……这76天,我所体会到词语,已经远远超过了我这几十年的生命所体会到的。


重生:疫后重振,浴火重生


3月25日省际卡口陆续解封,4月8日离汉通道管控正式解除。


从5月14日至6月1日,武汉市对900多万居民进行集中核酸检测。亚洲心脏病医院、亚心总医院也加入了这场千万人地集中核酸检测,这是武汉这座英雄之城的又一个壮举。李兰娟院士指出:武汉是安全的,武汉人是健康的。


在有序恢复对外交通后,离鄂人员凭湖北健康码“绿码”安全有序流动,湖北通过“点对点、一站式”的方式集中精准输送务工人员安全返岗。


8月,香港再次遭遇疫情的紧急时刻,我想武汉抗疫取得成功,有大量的经验值得香港借鉴。于是,我再次“逆行其道”,向港府申请参与香港抗疫,经过多方协助,带回的五万份检测试剂很快获得卫生署的使用批准,以及在汉参与过抗疫的检验团队获准在香港私营化验所担任助手,力所能及协助提高检测效率。与此同时,在政府部门组织的疫情防控研讨会上,我尽己所能,把在武汉一线的抗疫经验全数分享给香港的同行们。


在年初最危难的时刻,很多香港市民深深牵挂着湖北、牵挂着武汉。香港湖北社团总会多方筹措物资,及时送达湖北抗疫一线。目前香港疫情紧急,我更是义不容辞。香港在内的各地支援湖北,以及后来的内地支援香港的举措,都让我非常感动,我相信每一个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份作为中国公民的责任感。而对于武汉和香港来说,我想用中联办骆惠宁主任的一句话来概括:“珞珈山与狮子山,千山一脉;汉江水与香江水,万水同源”。


疫情后,武汉经济受到了重创和打击,整个民营企业尤其是非公医疗机构更是举步维艰。此时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迎来的便是“机”。疫情后社会各界有了新的共识:“生命面前,充足的医疗保障更为重要。”医疗对于百姓而言是刚性需求,这也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提高急危重症病人的综合救治能力;进一步加强传染病防控方面的知识、理念;紧密加强互联网信息建设。这是我们在疫情中,总结的宝贵经验。目前,亚心总医院正在规划扩建急救中心,将现有急救中心的接诊能力提高到可接诊40人的规模,后续还考虑成立方舱单元,解决200到300名患者的应急就诊……


直面过灾难,才明白活着有多好。


76天的我隔离,76天的艰苦鏖战,76天的生死考验。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正在慢慢复苏,有序重启。


从“暂停”到“重启”,作为疫情防控斗争的重中之重和决胜之地,武汉用前所未有的勇气和魄力与疫魔进行着顽强斗争。


这天,我依然站在太子湖畔,看着这条街道、车水马龙应接不暇,看着每一位带着口罩的行人,望着劫后余生的城市……


是谁用一颗颗心,焐暖了整座城市?是谁使出浑身解数拨动着暂停的齿轮,点击了播放键?长江的江水波澜,江汉路上的时钟波动,此刻起,被按下暂停键的武汉,回来了!


俗话说,多难兴邦。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坚韧不拔。从这次疫情阻击战中,我深刻体会到,只要团结一心,中华民族就能克服重重险阻,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港澳政协委员,这不仅是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和坚守。大家齐心协力,积极参与湖北和港澳地区抗疫战一工作,与英雄的湖北人民并肩战斗。据不完全统计,各港澳委员、代表人士通过发挥自身力量和引导发动,为湖北抗击疫情累计捐款捐物3亿多元,为打赢疫情防控保卫战、攻坚战作出积极贡献。抗疫期间,有委员主动提供自己的酒店接待援鄂医疗队,有的亲自在一线协调转运物资、协助抗疫工作,许多感人场景至今依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4月8日武汉解封后,大家迅速投身推动复工复产,为湖北疫后重振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交出了优异的“委员答卷”。在今年地全国抗击疫情表彰大会上,多名港澳委员受到党和国家表彰。9月全国人大制订《香港国安法》,港澳委员率先表态发声、组织联署签名,支持国家对香港行使管制权,体现出强烈的政治责任。我认为,港澳委员队伍讲政治、讲团结、讲担当,经过今年的实践考验,是一支有能力、有水平、有力量的好队伍。


在中国,危难之下,总有人挺身而出,为百姓、为国家奉献着自己。在中国,危难之下,百姓充分感受到民族之团结,国家之力量。此时此刻,我们还要继续为武汉、为中国加油,我们要摆出积极的心态,乐观、勇敢地面对,坚信我们一定能取得防疫战的最后胜利,因为,我们的国家叫中国,我们的名族叫中华民族。

 


晚间门诊